西餐,放在,餐巾,刀叉,菜肴
提問: 西餐的進行,過程有哪些? 問題補充: 包括上菜順序,刀叉等使用 我想再問一下,上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嗎??是不是上完一道,吃完后撤掉,再上另一道??還有三套刀叉,用完一套后該怎么擺放?? 医师解答: 西方就餐的禮儀以自然、實際為主,不講客套、謙讓,但用餐中的規矩卻很多。
刀叉的用法分美國式和歐洲式兩種。美式用法是切完肉把刀放在盤子上,叉子從左手換到右手,然后用叉子叉起切好的肉;歐式用法則始終為左手拿叉,右手拿刀。可以用刀子往叉子上放食品。餐桌上擺放的刀叉有一定順序,一般以三套刀叉居多,用餐時由外向內依次取用。冷盤用叉,吃魚用銀刀叉,吃肉用鋼刀叉,吃生菜用叉,布丁或點心用叉或匙,水果用刀叉。用餐過程中,如未吃完,請把刀叉放在盤的兩側,擺放方法是叉在左邊面朝下,刀在右邊與叉形成一個角;用餐完畢,刀和叉應并排放在盤子的右邊或中間,以示意服務員收去。刀放下時刀口應向內。
餐巾與“洗指碗”西方人用餐,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餐巾平鋪在自己的膝蓋上。小餐巾應完全打開,大餐巾只需打開一半,折成對折,折口對著自己。餐巾是用來擦嘴和手的,切勿用其擦臉或鼻子。進餐中,餐巾應始終放在腿上,如果暫時離開,應將餐巾折起,放在位子上或盤子旁,表示還要回來;如放在桌子左方,則表示“一去不復返”了。餐畢離開前,要很自然地將餐巾疊好放在桌子左方,但不必折疊得太整齊,那樣反而不禮貌。“洗指碗”通常在上必須用手的菜或甜點之前送上,碗內盛有溫水,還有一些小花般的飾物,用時可將雙手的手指在水中洗一下,然后用餐巾擦干。
進餐 西餐的上菜順序是:開胃菜——湯——魚或肉——蔬菜沙拉或奶酪—— 甜食或水果——咖啡或茶。西餐的取菜方式一般是由服務員或主人將每道菜送到餐桌旁供賓客取用,一個人取完后再傳給旁邊的人。取菜時量不宜過多,如需要可再取。面包等食物放在大盤子里根據需要自取,并可在餐中任何時候食用。在歐洲,當第一道菜端上來時就可以吃了,在美國則要等最后一個人上好菜后才開始進餐。
用西餐要做到舉止得體、姿態優雅,還須注意下列事項:進餐時坐姿端正,不可伏在餐桌上,也不要將碗碟端起來吃;進餐中不能隨意脫下外衣、摘下領帶或挽袖、解扣;用餐應閉嘴咀嚼,口中有食物時切忌說話;不要隔人取食,不要用自己的刀叉取托盤中的食物;避免當眾擦、擤鼻涕,剔牙時用手或餐巾遮口。
西餐上菜順序的簡單介紹

西餐看似 復雜、 繁鎖,但每道菜一般只有一種,其上菜順序一般如下:

頭盤 (開胃品) —— 第一道菜
西餐的頭盤有冷頭盤和熱頭盤之分,常見有魚子醬、鵝肝醬、熏鮭魚、奶油雞酥盒、焗蝸牛等。頭盤即開胃品,味道常以咸、酸為主且量少而精。

湯 —— 第二道菜
西餐的湯有清湯、奶油湯、蔬菜湯和冷湯等 4 類,常見牛尾清湯、各式奶油湯、海鮮湯、蛤蜊湯、蔬菜湯、羅宋湯、蔥頭湯。冷湯有俄式、德式冷湯。

副菜 —— 第三道菜
西餐的副菜 , 各種水產類菜肴和蛋類、面包類、酥盒菜肴通常稱為副菜。吃魚類菜肴時西餐講究調味汁,如韃靼汁、荷蘭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國汁和水手魚汁等。

主菜 —— 第四道菜
西餐的主菜,即各種肉、禽類菜肴。通常取牛、羊、豬各個部位的肉,用烤、煎、鐵扒等方法烹制成各式肉、排菜肴。配用的調味汁主要有黑胡椒汁、濃燒洋蔥汁、蘑菇汁、西班牙汁等。通常將雞、鴨、鵝、兔肉和鹿肉等野味歸入禽類菜肴,用煮、炸、烤、燜等烹調方法制成,主要的調味汁有咖喱汁、奶油汁等等。

配菜(蔬菜類菜肴) —— 第五道菜
西餐的配菜即蔬菜類菜肴,也稱為沙拉。與主菜同時擺上的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黃瓜、蘆筍等制作。沙拉調味汁主要有千島汁、醋油汁、乳酪沙拉汁等。另有炸土豆條、煮菠菜、花椰菜等熟蔬菜沙拉。除此之外,還有亦可做為頭盤食用的魚、肉、蛋類制作的沙拉,通常不加味汁。

甜品 —— 第六道菜
西餐的甜品包括所有主菜后的食物,如布丁、煎餅、霜淇淋、乳酪、水果等等。

最后品嘗——飲料咖啡、茶
享用西餐最后是品嘗飲料、咖啡或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x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