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也不,他的,食物
提問: 寶寶不吃飯,流汗厲害應該怎么辦? 問題補充: 寶寶18個月了,吃飯一直不好,從不坐在飯桌前吃,總是邊玩邊吃,要有人逗她,給她帶高帽子,才吃一口.有時看見勺子頭就扭開,要不躲在你懷里,好不容易喂一口飯進嘴里又給她吐出來.喂她吃飯實在是難,想盡辦法,用盡體力.這種情況是不是小孩厭食,還是另有原因?不知應該如何解決?再不一問題,寶寶總是流汗,室內溫度28度,她一動也流汗.晚上睡覺,上半夜汗一直流,至到凌晨3點鐘才好些,我們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如何解決? 医师解答: 孩子到了1歲后,做父母的都會有同感,吃飯是件頭痛的事。確實是這樣,孩子滿周歲后,對飯的興趣再也不像嬰兒時期那么濃厚了,他們更感興趣的是跑來跑去、爬上爬下、玩扔東西、手腳不停,很少有安頓的時候,不會老老實實坐著讓父母喂飯。顯然,進食就成了個問題。如果父母一手持勺,一手拿碗,躬腰駝背,追著孩子滿屋子轉去喂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父母首先得明白,1歲后的小兒體格發育的速度比嬰兒期減慢了,自然他對食物的需要量相對要少。因此,飯量不會像父母所期望的那么大。父母對孩子的吃飯要求不應該比孩子本人還要急切,過多的分量孩子是接受不了的,反而容易使孩子認為父母在強迫他吃,吃飯是父母的要求,是父母的事情,孩子的進食就會從主動轉為被動,這樣,進食就成了問題。第二,孩子邊吃邊玩,也就說明他的肚子確實不太餓,如果確實肚子餓了的時候是不會到處玩的。父母見到孩子對吃飯已沒了興趣,就應該態度堅定地把飯菜收走。如果孩子見狀哭起來,可經再給他一次進食的機會,假如他無反悔的表現,就不要再喂下去了。可能有的父母會擔心孩子沒吃飽,過一會兒又把飯菜熱熱給喂上,這種做法是不行的。你是在提醒孩子盡管玩吧,反正過一會兒還有吃的呢,一頓飯拖拖拉拉,到下頓飯時,孩子肚里還有存貨,肯定又不會好好進食。因此,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失去興趣的時候不聲不響地終止進餐,即使孩子沒吃飽也不會影響身體,你可以把下一餐時間提前些,孩子真正餓了就會老老實實地吃飯了。第三,邊吃邊玩對小兒的消化吸收不利,吃飯不僅僅是嘴巴吃進去再咽下去的事,而是有一毓全身的反應。人在進食時看到飯菜首先在大腦里引起興奮,在大腦的支配下,又使胃腸道系統有節律地運動、興奮,分泌消化液,幫助食物很好地消化吸收,整個進食是一個有機的完整的過程。如果吃飯時心不在焉,對大腦的刺激就會減弱,大腦的支配作用減弱,以至于整個消化系統處于渙散狀態,不利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孩子的興趣在玩上,根本不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難以促進食欲,再鮮美可口的食物也不能給他留下印象。孩子對吃飯就沒有強烈的要求。明白了以上三點,父母在安排孩子進食時,就要給孩子創造一下安靜、愉快的進食環境,讓孩子主動參與吃飯的準備工作,如洗手、拿小椅子等等,你偷偷拿走孩子的玩具,讓孩子意識到馬上就要吃飯了,把注意力轉到飯菜上來,吃飯時不要訓斥孩子,如果孩子已表示不愿吃,就不要勉強,即使孩子沒有把父母專為他做的菜吃完。不能把孩子在飯桌小椅子上拘束時間太長,不然以后孩子一看到飯桌,就會食欲沒有了,總之要讓孩子覺得吃飯是件愉快的事,完全是自覺自愿的。有一種情況是應該另當別論的,1歲多的小兒即使能坐下來吃飯,父母也別指望他能老老實實、一動也不動地坐著,不然你會失望的。他會忍不住用手指往飯菜碗里戳戳,或一把就去抓飯菜,或手上沾著飯粒在桌上玩等等,讓你覺得一頓飯好難喂,但是,盡管孩子這樣玩著,他的嘴巴一直在努力吃著,你就不能認為孩子在搗蛋,也不能算邊吃邊玩,不需要停止他的進食,也不要去阻止孩子這些動作,你只要當心飯菜碗別讓孩子弄翻就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xi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